卡萊爾戳破NBA巨星神話:現代建隊不靠堆球星,雷霆步行者已證明
在勒布朗?詹姆斯執行球員選項后,關于盧卡?東契奇與洛杉磯湖人續約的討論中,有一個焦點是:湖人最快明年夏天就能擁有頂薪薪資空間。這讓他們得以圍繞東契奇重組陣容,也引發了外界猜測——湖人是否會追逐揚尼斯?阿德托昆博等球星,填補詹姆斯留下的位置,打造傳統的多巨星冠軍陣容。畢竟,多名超級巨星一直是湖人的理想模式。
但里克?卡萊爾對這種傳統思路提出了質疑,他認為這未必是現代NBA打造爭冠隊的最佳方式。
在與《BasketballSheWrote》的凱特琳?庫珀(每位籃球迷都該關注的記者)的精彩訪談中,卡萊爾談到了步行者的建隊與贏球模式,并認為這對其他球隊具有借鑒意義(這與他在總決賽期間的觀點相呼應)。
“現在的NBA已經成了‘拼深度’的聯盟。建隊不再是堆砌巨星那么簡單,陣容構建正在發生變化……比起靠兩三名巨星壟斷球權的‘頭重腳輕’模式,擁有更多優秀球員變得更重要。”
剛結束的NBA總決賽就是最好的證明。俄克拉荷馬城雷霆有MVP級別的謝伊吉爾吉斯-亞歷山大,印第安納步行者有入選最佳陣容、參加過奧運會的泰瑞斯哈里伯頓,但兩支球隊的共同點是:陣容深度極佳,角色球員每晚都拼盡全力,且完美適配球隊體系與風格——兩隊的前八人輪換中,沒有任何球員會成為對手可以輕易針對的弱點。雷霆并非僅靠SGA、杰倫威廉姆斯和切特霍姆格倫掩蓋其他球員的不足,而是從亞歷克斯卡魯索、以賽亞哈爾滕施泰因,到盧多特、卡森華萊士等,每個位置都有實力派球員。
這些球隊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巨星的上限有多高,而在于前八人輪換的下限足夠高——步行者能打進總決賽,正是得益于這一點。他們不僅有哈里伯頓、邁爾斯?特納和帕斯卡爾?西亞卡姆,安德魯?內姆布哈德、阿隆?內史密斯、T.J.麥康奈爾、奧比?托平、本內迪克特?馬瑟林和本?謝潑德等球員也具備不俗實力。卡萊爾可以放心依賴這樣的深度,這與紐約尼克斯等球隊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再往前看,去年的波士頓凱爾特人也是如此:隊中有杰森?塔圖姆和杰倫?布朗這樣的巨星,但陣容前八人同樣實力均衡——喬?馬祖拉可以信賴克里斯塔普斯?波爾津吉斯、德里克?懷特、朱?霍勒迪、艾爾?霍福德、佩頓?普里查德、薩姆?豪瑟等一眾球員。兩年前,丹佛掘金有MVP尼古拉?約基奇,但身邊圍繞著阿隆?戈登、肯塔維厄斯?考德威爾-波普、小邁克爾?波特、布魯斯?布朗、杰夫?格林、克里斯蒂安?布勞恩等深度球員。
總決賽期間,卡萊爾也承認:沒有頂級巨星,這一切都無從談起——球隊確實需要一兩位具有統治力的球星。但除此之外,陣容深度比堆砌巨星更重要。關鍵不在于頂端的巨星有多強,而在于陣容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有多弱?到了季后賽,對手能否通過針對這個弱點來擊潰整支球隊?
球迷們或許對NBA的奢侈稅土豪線話題感到厭倦,但這些規則確實在改變球隊的建隊方式。卡萊爾和步行者已經看到了未來,他們能打進總決賽就是明證。預計其他富有創新精神的球隊也會嘗試效仿這種模式。